時空膠囊—鏡頭下會說話的影像故事
2022/05/06 - 2022/06/05
線上購票
下竹町屹立於新竹後火車站逾90年,乘載日治時期至今的光陰故事,開幕特展在李乾朗老師的畫筆下帶大家爬梳了新竹300年來的建築軌跡,從古建築窺見百年來風城城市樣貌。時序來到春夏之際,下竹町規劃了從老照片背後的故事出發的第二檔特展來強化城市故事的教育推廣。
透過百年來攝影技術與鏡頭語言,探索城市過往的點滴故事,英文諺語: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一圖勝千言,運用已數位典藏之圖像素材,當代民眾最熟悉的圖像閱讀作為策展的核心來源,藉此發展成數位線上展覽的形式,輔以下竹町展覽館的實體展示、在地家族分享的歷史文物照片,並透過線上線下串聯傳播圖像的力量,吸引更多在地年輕族群開始認識新竹的歷史人文,讓新竹故事得以在市民心中發酵。
展覽預計分為四大區塊:百姓生活(Daily Life)、校園(Campus)、城市(City)和特輯-新竹公園(Feature Story)呈現,從國家文化記憶庫中新竹相關之上萬幅影像紀錄中遴選百年來新竹地標建築的史料照片,勾勒出自新竹建城以來的城市歷史故事。同時,透過與在地耆老的訪談、本地大家族保存下來的照片文物中,以打破時間排序的手法,運用主題式的展區詮釋,讓影像變身會說故事的展品,從建築剪影到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看見城市的成長軌跡,彷彿走入影像所保存的時光膠囊裡,從中解密過往新竹人的生活點滴,對照當今新竹人的日常樣貌。
一個時代的苦與樂,百姓最知道。閱讀泛黃的老照片,猶如穿越劇一般透過一幀幀的照片定格時刻,走入那個時代的場景,感受當時人的生活情感和時代之美。本區遴選多幅庶民百態,從曾在黑金町公會工作的鄭金火先生留下的紀錄出發,到新竹州時報的事件報導再到宗教風俗對民眾生活的影響,窺見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時代的百姓剪影,希冀透過照片中的故事傳達,大家可以開始思索時代背景,品味老照片、老物件的浪漫。
▲民眾於新竹孔廟前拔智慧毛,祈求未來出人頭地 / 鄭金火先生擔任黑金町區會書記之月俸票
▲新竹州時報第四十一號-州廳各課軟式棒球對抗爭霸戰記
新竹國小是新竹地區歷史最悠久的代表學校之一。其前身為新竹國語傳習所,西元1898年7月28日頒佈「台灣公學校規則」,改制為新竹公學校,分為初等科及高等科,李遠哲之父、畫家李澤藩先生曾時任教職員。本區展出日治時期新竹第一公學校卒業記念寫真帖中學生和教職員團體照片以及學生接受角力等體育課程之紀錄剪影。另外,從相關史料照片中我們可認識當時學生服之樣式,包含新竹中學、新竹女中的學生群像。
▲昭和十三年三月 新竹第一公學校卒業記念寫真冊 教職員合照
▲新竹公學校高等科學生進行角力課程
▲竹蓮國小二年愛班師生照
舊稱竹塹的風之城-新竹,於清朝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建城至今超過三百年。曾經是北部的政治中心、商貿門戶,建築風貌從漢人民宅到日治時期的和洋建築,多元風格共存於這個百年古城中。透過珍貴的影像保存,我們能一睹這些古建築的曾經風華,例如曾是全台灣所建最大的、代表日治時期「祭政合一」的新竹神社,公家機關的新竹市役所、郡役所,專賣局新竹支所以及現在重建後對外開放的少年刑務所。古建築是馬路上的博物館,在這些古建築照片中,大家也能想像新竹城過往的街道畫面再對比現今,更能懷想百年前新竹人生活的模樣。
▲新竹公會堂與新竹停車場 / 新竹市役所
▲新竹神社 / 臺灣銀行新竹支店
新竹公園為西元1910年代新竹廳配合總督府市區改正計畫所建,做為後站日本人社區的綠地空間於1920年對外開放,1923年昭和太子來臺時,曾於公園興建接待所作為休憩處。
園區範圍廣闊,設施包含水池、運動場、游泳池、兒童專用游泳池,兒童遊樂場、網球場等。1936年8月,新竹州新竹公園內的兒童遊園地正式開園,園內附設動物園區,曾經一度引進北極熊,造成轟動。2017年5月29日起,動物園與新竹公園一同進行再生工程,一度暫時封園,後於2019年12月28日完工重新開園。
新竹公園因占地廣大,曾有其他機構建立於此,如新竹測候所(昭和13年設置,民國80年(1991)遷移)、放送局新竹轉播站(昭和16年,1941設置)、新竹州自治會館(昭和11年1941設置,今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料理亭。至今仍為新竹市第二大公園(最大為十八尖山公園)。
▲高山仰氏規劃新竹公園 / 新竹動物園當家動物-大象
▲由民眾周聖徵拍下新竹動物園的花豹
展覽同步規劃放置於時藝官方網站展出,促進民眾體認數位典藏之重要性與成果展現,同時,實體特展結束後仍可以延展展覽教育推廣的時間,成為新竹人探索在地故事的網路資源。
本次特展在攝影與故事兩大軸線下,發展出兩個主題活動主題:(1)老照片故事探索;(2)城市導覽志工培訓,分述如下:
為強化展覽之策展概念論述,展覽將邀請在地文史工作者協助擔任志工,於週末時間在特展現場進行導覽活動,講述策展選擇照片的角度與考量,還有照片背後那些耐人尋味的故事。
以「21世紀的時空膠囊」為主題,在網路上徵集民眾於2000年後所拍攝到的新竹影像與故事短文,並辦理網路票選活動,選出市民心中「我最喜愛的新竹故事」,為現代的新竹故事留下美好的紀錄,圖文資料可於線上數位展出,同時為下竹町留下市民共創的數位典藏寶藏。
配合特展內容進行城市導覽人才培訓計畫,透過一系列的培訓課程,培養更多的新竹在地人參與分享地方故事的行列,結訓後可安排實習試導,合格者加入即可導覽志工的行列,一起服務民眾推廣新竹文化,協請新竹市文化局於每一年志工結業頒發志工證書。
培訓對象:
Day 1 5/9(一)講師:下竹里里長 莊子緩
09:30-10:00 | 報到
10:00-10:20 | 自我介紹與學員分組
10:20-12:00 | 第一單元 新竹在地文史
12:00-13:00 | 午休
13:00-14:30 | 第二單元 新竹城中歷史建物與博物館群
14:30-15:00 | 茶敘,自由討論
Day 2 5/10(二) 講師:劉懿萱/何嘉薇
09:30-10:00 | 報到
10:00-10:20 | 實地訪查行前準備
10:30-12:00 | 第三單元 參觀及專題研究:新竹州警察局高等官舍
12:00-13:00 | 午休
13:00-14:30 | 第四單元 參觀及專題研究:南大路警察宿舍
14:30-15:00 | 茶敘,自由討論
Day 3 5/12 (四) 講師:資深導遊/勞動部課程講師 陳盈宏
09:30-10:00 | 報到
10:00-10:20 | 自我介紹與學員分組
10:20-12:00 | 第一單元 城市導覽與觀眾心理學
12:00-13:00 | 午休
13:00-14:00 | 第二單元 口語表達與導覽技巧
14:00-14:30 | 茶敘休息
14:30-15:30 | 第三單元 資深志工導覽演示
Day 4 5/13(五) 講師:資深導遊/勞動部課程講師 陳盈宏
09:30-10:00 | 報到
10:00-10:20 | 導覽實戰行前準備
10:20-12:00 | 分組導覽 學員實戰練習
12:00-13:00 | 午休休息
13:00-14:00 | 分組導覽 學員實戰練習
14:00-14:30 | 茶敘
14:30-15:30 | 深度討論 各組導覽優缺點分享
關聯展覽
下竹町 | 新竹南大路日式警察宿舍